新一輪改革 危機能否變商機
文/《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崔洪才
發布時間:2016-04-28 09:08:00
實行監理制是我國工程建設的必要性要求,是一種現實需要,開放前強制監理是政府理性的推行,開放后是社會理性的自覺執行。
監理的本質沒變
當前是監理變革期,關于監理的各種話題眾說紛紜,各種政策相繼出臺。對于監理企業何去何從,有迷惑、有彷徨、有期待、有忐忑,有人歡喜有人憂。大家都清楚監理制度改革是大勢所趨,是市場不斷發展、完善、蛻變的過程。我國目前的“監理”是施工階段監理的階段簡稱,是系統監理的一個組成部分;而菲迪克條款中的“監理”的本來面目應當是從項目規劃、可行性研究、立項、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階段的系統咨詢??梢哉f,從菲迪克條款引進以來,我國監理的改革嘗試就沒有停止過,不過是有時風大點,有時雨急些而已。無論風雨如何,國家公路工程強制監理這一主題、本質尚未改變,我們還有很長的時間來提升、轉型或者回歸。
拓寬思路才有出路
筆者認為,目前形勢尚好,應清晰認識莫悲觀,正確導向、拓寬思路才有出路。
一、本質監理,形式調整見招拆招。所謂自管模式是有能力、水平和資源的個別投資建設企業才能適用,而更多的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則只能從社會采購服務,這又回到監理業務上來了。盲目取消強制監理,所導致的本應由監理所承擔的質量、安全、進度、費用、環境控制職責無人管控或者缺少監督而出現問題、造成嚴重后果,便是縱容、引導犯罪。
不管是代建制也好、自管模式也罷,抑或監理收費形式變化,國家公路工程強制監理主線未改變,改進的傳統監理模式仍舊占主導地位,現在進行的較小范圍的形式面的嘗試也有待市場驗證,且未成熟、規范,短期內不會完全取代。只要清醒認識,見招拆招做出相應對策即可。
二、溯本源,系統咨詢才是根。菲迪克條款是一種管理模式,也是我國對工程管理的需求、渴望、研究與探索的重要內容。本來科學的管理制度,但由于我國當時文化、權力意識及對工程管理本質掌握不足,把本該屬于咨詢公司的權力壓縮、下移甚至拿走,導致監理工作面越來越窄,權限越來越小,最終市場也越來越萎縮,這相當于將原本美好的“天使”硬生生砍掉了翅膀,導致“落地的鳳凰不如雞”,迫使國家和業主思索、嘗試“自管”、“代建”等“信任模式”監理。菲迪克條款在我國經歷了從發現、認識、欣賞到片面引進、選擇性運用,再到逐漸的否定、被嘗試替代的過程,筆者相信,這個過程的終點應該是回歸。
菲迪克條款本意強調監理工程師在工程建設中的靈魂地位和作用,是全面的、全過程的指導和咨詢,這也是最初引入我國的本意。所謂的回歸,就是要變目前的施工階段性監理為全過程、全方位的咨詢服務,即我們一直倡導的“高端”咨詢,這恰是“監理”本該有的使命與責任。當然,業主方與監理方的相互信任度問題及部分監理工程師業務能力不足甚至不負責等情況,監理企業在厘清脈絡的同時也要自我檢討,二者合力最終才能回歸。
三、市場驅動,競爭激烈優勝劣汰。新常態下,政府逐漸放權于市場,市場競爭卻是激烈而又殘酷的,將會對現有的份額格局發起劇烈沖擊,促使社會資源重新整合。這也意味著監理市場競爭更為白熱化,在項目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部分小企業、資質信譽有問題的企業可能會被首先淘汰。
應對不能情緒化
行業變革期是企業的彷徨期,彷徨期內一些企業認不清形勢、過于擔憂,企業的“不理智”、“情緒化”行為對于市場的反作用更有“傷害性”,將導致市場更加混亂,形成惡性循環。
一、沉著應對,提升企業“硬功夫”。面對市場化,企業更要沉著應對,強化內部管理,綜合提升管理人才適應市場新變化的能力。加強文化引領,樹立主流核心價值觀,精簡支出,減少浪費,提高綜合競爭實力。促進服務升級,用“真功夫”說話,用好口碑宣傳,在愈加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二、誠信經營,莫為“斗米”去“折腰”。市場需要競爭,但要正當競爭、良性競爭,至少要避免惡性競爭,不違背市場基本原則和企業的基本操守。企業應恪守誠信,誠信經營、誠信管理、誠信發展,國家則應不斷健全完善相關法律及制度體系。當前,國家也正在加大力度完善規范建設市場信用體系,并加大了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力度。有些監理企業卻為了一時利益,放棄誠信底線,背棄監理人使命,惡性競爭,飲鴆止渴,超低價中標。這必然導致為降低成本減少監理服務內容,罔顧工程質量,愧對業主委托,甚至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最終等來的不僅僅是市場的淘汰,還有法律的嚴懲。
三、監理主業不能丟。本質監理強調監理當前階段還是基本業務,尤其是對于以監理業務為主的較單一類型企業,急于轉行、轉型面臨的系統風險更大。“隔行如隔山”,企業必須做好、做強、做精主業,并在主業上取得良好的信譽、人才積累,著力搭建多元發展的“跳板”優勢后,穩扎穩打地拓寬業務,切忌丟了西瓜撿芝麻,最終承受不起主業市場的檢驗。
四、多元發展,“靈活重心避風險”。“僧多粥少”,“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里”,激烈競爭下,單一業務企業缺少支撐,風險更大,可向勘測、設計、施 工、檢測、運營管理等從項目立項到交工再到項目后期使用維護的縱向業務拓展,也可向鐵路、水運、房建、市政道路等相鄰業務橫向拓寬,讓企業的生存更加靈活機動。當一個業務萎縮時,可以調節重心到其他業務,確保企業生存的同時避免人員流失或成本增加。
發展模式上,除了進行改進的傳統監理模式外,通過申獲項目咨詢、勘測設計等資質,隨行就市運用“自管模式”、“代建制模式”等,最終逐漸回歸全過程咨詢。
五、培育綜合型人才是關鍵。對于監理企業來說,核心資源是人才,而此前的監理工程師沒有市場逼迫,只需“專而精”便是合格甚至能成就一方的人才,新常態下的監理工程師卻既要懂戰略規劃、研究立項,又要會設計、施工、監理,還要懂運營管理、資本管理、法務、財會知識等,做“博而廣”的多面手,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公路建設市場。當前,企業迫切需要引導、培育高品質、綜合型的高端監理人才,做好員工職業規劃,鼓勵拓寬業務面及知識水平,考取相關證件,以盡快滿足企業之需。
六、依托協會,“運籌帷幄、合力協作”。行業協會是可將監理企業呼聲和建議傳遞給政府層面的“傳聲筒”,也是化解企業問題、落實行業要求的“消音器”。當個別不良業主違背國家行業政策及規定不公正對待監理企業時,企業應向協會反映。協會可以第一時間號召所有會員企業共同抵制,主持正義。特別是政府職能下放后,協會的責任更大,我們更要依托協會,加強協作,有序競爭,為監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