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工作船碼頭工程桶式基礎結構首桶順利安裝
發布時間:2023-07-22 16:48:33“GZC-14桶已安裝到位”!
7月22日凌晨4點鐘,從安裝指揮人員對講機中傳出高昂的聲音,令人振奮不已,現場的每位工作人員都精神抖擻。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工作船碼頭工程桶式基礎結構首桶從半潛駁下潛、桶體出駁、拖帶浮運、桶體沉桶到位,共歷時8個晝夜,今天順利完成首桶安裝任務,桶式基礎結構安裝施工首戰告捷。這標志著工作船碼頭項目正式進入主體建設新階段。
桶式基礎結構屬于海港工程新型基礎結構,小洋北作業區工作船碼頭首桶GZC-14桶的安裝成功,代表著桶式基礎結構正式成功落地應用于碼頭施工。桶式基礎結構作為小洋北作業區工作船碼頭工程建設的主體結構,本項目共需預制安裝2種類型、共計30個桶式基礎結構,出運安裝完成的首桶為工作船碼頭工程橫向段36.6m規格的桶,重約3950噸,長36.6米,寬度20m,高度19米,桶體結構高度近6層樓高。
為確保首件桶式基礎結構的順利浮運安裝,各參建單位在上港集團工程建設指揮部的組織下,匯聚各方技術力量,群策群力,對出運和安裝方案進行一系列精細化的討論、編審,最終確定本項目首件桶式基礎結構的安裝方案。采用半潛駁運輸、起重船助浮爬錨拖帶浮運、定位后排氣下沉及排水下沉的工藝實現安裝。桶體就位后的下沉階段分為排氣自重下沉和排水負壓下沉兩個階段,排氣自重下沉階段主要通過排氣和自重來下沉,直至桶內氣體全部排出完成該階段的下沉;排水負壓下沉階段則主要依靠負壓“抽吸”沉貫到泥面以下,在沉貫過程中,先靠自重入泥到一定深度,使桶裙與基土之間形成密封,然后通過水泵抽水,密封的桶體內形成負壓與桶外界產生的壓差,將桶體壓至設計標高。
在首桶的安裝過程中,各參建單位齊心協力,多措并舉,克服季風涌浪大、船舶交叉作業多、船只過往頻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確保了首個桶式基礎結構的順利安裝。本次桶式基礎結構的首安成功,為工程后續桶式基礎結構的出運、安裝提供了寶貴經驗,對如期實現項目總工期和節點工期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心懷首桶順利安裝完成的喜悅,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工程建設全體人員錨定項目建設發展目標不動搖,開啟建設“加速度”、全面展開并加快項目建設,為進一步提升洋山深水港區參與全球及區域經濟合作與競爭、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節點的地位和作用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助力“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順利實施。